{小巷弄轉角。土角厝}
習以為常的身旁
往相反方向 鑽進小巷弄
才發覺別有洞天
已經頹圮到塌的房舍
只剩門框
還安身立命於原地守候著
上面屋身的土角
任歲月侵蝕搖落震落
?
屋樑靜止有序的躺在泥上
覆蓋著綠色的槭葉牽牛涼被
再往前
屋頂也塌落岌岌可危
若不修繕
最後也必定落得傾倒的命運
還慶幸 還能遇
這麼古老工法的屋身
老屋外散落一地的木材
亂的不怎麼協調
而那些木頭
專門用來燒水用的
炊煙裊裊 眼睛被燻的瞇起來
懷念起小時候的大灶
也是一塊一塊木材
這樣燒水煮飯
猜著 這些梁柱大概是掛東西用的
因高度不高
以前廚房都會掛些香腸 菜乾那類的東西
洞也被土角塞住了
該是怕老鼠爬進去
吃東西 咬米袋
短暫的再轉角與土角厝
相遇
有機會還會再來看你
路上的小花草
忘了你的名
。
以下資訊引用奇摩知識家
土角厝就是以土漿印成土角作壁的材料
堆疊成為牆壁之建築物 稱為「土角厝」
「土角」之作法係將黃土、紅土、黑土或較有黏性之土
加水搗成泥漿,摻以截短之稻草或粗糠
再用牛隻或人工踩踏 使之均勻 然後置於板模印製土角
成型稍乾 取出板模 日曬風乾 反覆幾天即固定成為可用之土角
土角之大小不一 視用途而定
一般規格為長一尺二寸、寬八寸,厚三﹒五寸或四寸
土角厝之優點為隔熱性強
所以冬暖夏涼 清爽舒適 又可就地取材 節省許多建材費用
缺點為怕水 如遇下雨積水會融化或脫落 因此有人在土角厝外面覆以稻草或覆瓦衫
或表面甬塗以石灰 防止淋雨 有些房屋基層用石頭或「紅毛土」作基礎
延長使用壽命 據說土角厝久者可以用百年以上
據老輩說:早年做土角 均由鄰居親友協助或放伴工製造土角 疊土角時
每置四至五塊土角中間橫置竹片 再疊土角 加強堅固 屋頂以竹木為樑
以茅草、稻草、甘蔗葉或台灣瓦作厝頂
疊土角厝後 為增加室內之光度 通常再敷白石灰 外面即敷泥土或白石灰
更增加堅固與美觀
。
台灣鄉下還可以找到類似的房子,很難保存,但不保存,下一代就很難知道這台灣民間住宅有過的樣貌與生活方式了!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0/28/2012 03:03:16 PM)
保存不容易 很多人當成廢墟在屯東西 真的可惜了一
用相機也算保存 曾經風華的一刻
啊!我在林口與106乙也有看見土角厝~懷舊哩!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0/28/2012 03:02:32 PM)
能看到的人都很幸運喔
以前老家是土角厝,真的是冬暖夏涼的!懷念的滋味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0/28/2012 02:54:24 PM)
恩~~~懷舊發思古幽情
老家的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