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小日子-時趣
花時間-乾燥花圈(大花紫葳、月桃種子、麥桿菊)
{花時間-乾燥花圈}
花園裡 留了一整年月桃的種子
秋末 採收起來做成花圈
喜歡月桃種子成熟時爆開時的自然果相
成串如葡萄一般
想用它的枝條自然成串特色
纏繞貼服在葡萄藤上
配上大花紫葳、染色的麥桿菊
與葡萄藤圈只用了四種植物
此次確實把葡萄藤的藤圈裸露多了一些
有別於過去全種子的佈局
今年加了一種花
做好後 綁上自己喜歡的綠色麻繩
掛在自己的工作空間
順便做了兩個殼斗鑰匙圈
其餘的種子再次收回拾子盒存放
另外把之前做的種子花束取下
清清整年的灰塵
苦煉子似乎變得更深沉
也乾扁了不少
每年將種子搬出做些東西
再將種子收納起來
感覺像一種特殊儀式
準備
迎接冬天的到來
。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手作-鹿港小西天漆線體驗/吳翔宇職人
{手作-鹿港小西天漆線體驗/吳翔宇職人}
漆器在平常的器具見過
以往也體驗過漆杯、漆筷打磨
體驗的活動基本上坯體 都已經層層敷塗
只剩下研磨的部分
真正要從無到有的學會一項工藝
僅止於體驗課程 還是很難學到精髓
漆器對我來說有些概念
對於漆線的體驗倒是第一次
課程是由鹿港神雕職人 吳翔宇老師
帶領大家用漆土
漆料的成分:用日本腰果漆、立德粉(幫助固化)、桐油(油桐花籽提煉)
一起攪拌捶打成漆土 再用漆土
慢慢的搓成細細的漆線
再用漆線 繞在提供的型紙上
經由揉搓出細細的漆線 一離手或取用
很容易斷裂 必須藉由經驗控制粗細
否則要一直重新揉搓或接線
親自體驗真不是一項簡單的技能
一般常民不太有機會接觸到這樣的工藝
漆線的實際功能用於神像身上的裝飾
一般神像雕刻完成
還得幫神衣用漆線繞出神衣上的圖形
由線代筆
最後再彩繪、安金箔
一塊木頭雕刻到神像的完成
除了雕刻的技能 還得會彩繪、製作神衣 、貼金箔
光一個神像就必須具備許多的技能
這次的漆線體驗
自己怎麼做就是很難駕馭手感
反而女兒能駕馭這種細活 搓完漆線 繞完圖形
還可以用漆線代替筆簽名
相較之下自己是笨手笨腳 進度完全落後很多
。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輕旅行-獨藝無二(花壇順達磚窯-磚屬於你筆筒/鹿港永茂工藝社-花窗置物架)
{鹿港永茂工藝社-花窗置物架}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中心與獨立書店合辦的工藝生活美學體驗活動
每場講座請到兩位工藝師來說明他們的專業領域
永茂工藝社廠長 陳正忠、木紮根生活事務所 創辦人 許金龍
來談談木作的創意
雖是同樣材質的創作
製作的東西卻是很不同
這次體驗讓我見識到會轉彎的木頭
是項很不簡單的研發技術
除了厚度的計算 若使力手感不對很容易就斷裂
變成無用的耗材
(以下文字官網出處引用至獨藝無二FB)
永茂工藝社前身為正利木器 位於鹿港邊陲
沒有華美的外觀
不過永茂工藝社的作品也不是一開始便如此吹毛求疵
陳正忠老師也不諱言 因為木工的範疇非常大
所以即使知道作法與原理
沒有幾年的功夫累積是無法取得微妙而又抽象的手感的
歷經兩代的傳承
一家人一起來到位於花壇的有此藝說書店
體驗製作花窗-花器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木片材料包
製作出不同組合的四面花窗
這個體驗用到的材料 全是一片一片的木片
全部卡榫接合 不需要用到黏合劑
也就是裁切組合前這些精密的角度
都經過精準的計算
只需要用敲打的方式
就可組合出成品
最後步驟再用白膠將四面花窗黏合就成了花器
體驗者也可以想想可以利用它來做出什麼東西
我家小QQ就用它來當燈罩
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此次活動
配合每間獨立書店 邀請到的在地職人
會在書店裡販售兩本有關今日職人書籍
現場跟獨立書店 買出版書籍有打折
還加贈書袋
也讓 台灣更多獨立書店被看到的機會
{花壇順達磚窯-磚屬於你筆筒}
順達磚窯在青創探路的路線時 有介紹過
位於彰化花壇的橋頭村
更早在十幾年前 也在工研究中心有設櫃
小時候常帶小QQ去體驗磚雕彩繪 還有習字磚
後來張澄淵、廖嫦娥老師夫婦
回到彰化做出更大的社區營造
當他們撤出工藝中心後
一直覺得小可惜少了一項可以體驗的工藝
(以下文字官網出處引用至獨藝無二FB)
彰化花壇曾經是台灣重要的窯場之一
歷經921大地震、鋼筋取代紅磚的困境
一家人組合出的磚砌筆筒都不同
家裡小QQ最喜歡在作品上數名
做出磚屬於自己的筆筒
以下圖片是彰化花壇有此藝說獨立書店的外部與內部環境
裏頭的選書接近藝術、生態、社會學、小說
聽老闆說進門的讀者有辦法在靠窗的社會學書籍前
翻書半小時以上的人
都是他敬佩的讀者
喜歡逛獨立書店的人可以來看看隱身在小巷裡的書店